> > 负极材料价格

负极材料价格相关价格

品名 规格 价格 走势
人造石墨负极 310-320mAh/g 14000
人造石墨负极 330-340mAh/g 22000
人造石墨负极 340-360mAh/g 52000

负极材料价格相关行情

点击加载更多

负极材料价格快讯

2024-06-07 10:56

6月6日,贝特瑞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负极产能49.5万吨/年,正极产能6.3万吨/年。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具体经营情况请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和相关公告。此外,公司在印尼投资建设的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正在积极建设中,预计今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2024-06-07 08:56

据Mysteel调研,2024年5月全国负极材料样本供应商原料及半成品库存为13.21万吨,环比下跌17.33%。5月出货增加,库存消耗较多,6月陆续开始采备库存,预计半成品库存占据较大一部分。

2024-06-07 08:54

据Mysteel调研,2024年5月全国负极材料样本成品出货量为14.16万吨,环比上涨12.92%,同比上涨26.88%。4-5月整体出货有所增加,二季度整体修复部分市场,负极企业按需生产,生产积极性较高,新单签订情况稍有变缓迹象,下游需求增速有所减缓。预计下半年头部订单较为集中,二三梯队出货有下滑的可能。

2024-06-05 16:02

比亚迪招标负极材料按照上次招标价格均价约上浮10-15%,单价上涨约1500-2000元/吨。截止2024年6月5日下午,据Mysteel了解,预计招标量在13万吨左右,此次参与招标共15家企业,杉杉、紫宸、尚太、中科、碳一、凯金、贝特瑞、翔丰华、东岛、杰瑞、金汇能、坤天、晖阳、正拓、新疆天宏基(不完全统计)。 按照上次招标价格(2024上半年)单次石油焦颗粒9.5-10.5元/kg,二次石油焦颗粒12-13元/kg,一次颗粒针状焦14-16元/kg,二次颗粒针状焦在18-20元/kg。 按照上次招标价格均价约上浮10-15%,单价上涨约1500-2000元/吨 Mysteel测算:预计此次招标(2024下半年)单次石油焦颗粒价格在11.5-12.5元/kg,二次石油焦颗粒14-15元/kg,一次颗粒针状焦16-18元/kg,二次颗粒针状焦在20-22元/kg。

2024-05-31 14:29

近日,由中建一局五公司承建的河北省2024年重点项目——石家庄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完成首栋单体结构厂房最后一根钢梁的安装,较计划工期提前8天完成封顶节点任务,标志着项目建设关键节点取得重大进展,全面进入工程冲刺阶段,为6月份全面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5-30 14:01

硅宝科技5月29日表示,公司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已向19家动力电池厂及圆柱电池客户、7家3C电池厂客户送样测评,已实现订单突破,得到客户好评,目前正在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批量供货。

2024-05-30 14:00

2024年5月29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公开号CN202311864001.6,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2024-05-28 08:42

5月27日滨海能源公告,子公司内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5万吨前端拟开工建设,拟与河北上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署5万吨负极材料前端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价款暂估5亿元(含税)。

2024-05-28 08:41

5月27日消息,据报道,来自供应链消息显示,vivo 近期将推出采用新一代硅碳负极材料的蓝海电池,其能量密度比普通石墨负极电池高出约 20%,比极限石墨负极电池高出约 16%。该电池将由 vivo S19 系列手机搭载,宁德新能源供货。

2024-05-24 13:41

近期,内蒙古国轩零碳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电力输送及冷却方式等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成功产出135吨比表面积1.401m²/g的负极材料,突破了行业内箱式炉石墨化后二次颗粒比表面积过大(1.6-1.8m²/g)的限制。品质提升后的石墨负极材料符合国轩高科供应序列要求,目前计划提产,进行批量导入。

点击加载更多

负极材料价格相关文章

  • Mysteel日报:油系针焦多执行订单 负极材料价格稳定为主

    近期虽负极材料存涨价声音,但市场上下游博弈,预计短期内负极材料价格稳定为主

  • Mysteel日报:针状焦市场价格平稳 负极材料多按单生产

    5月27日主流负极材料天然石墨在3.3-3.8万元/吨,人造石墨在2.4-2.8万元/吨,-1料在1.2-1.8万元/吨,中间相碳微球在6.5-7万元/吨 原油价格再次开始下跌,油浆价格在小幅上涨之后支撑乏力,价格持稳,叠加负极材料对油系针焦需求尚可,油系针焦供应压力较小;煤沥青价格则持续下跌,但煤系针焦需求仍旧低迷,出货压力大,煤系企业维持停工较多 负极材料企业目前开工较足,厂家及石墨化企业加工多按排单生产,下游需求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相较前期有所放缓;目前负极材料市场价格已经在底部运行,后续价格下行空间不大,预计负极价格守稳为主。

  • 比亚迪招标负极材料按照上次招标价格均价约上浮10-15%,单价上涨约1500-2000元/吨

    比亚迪招标负极材料按照上次招标价格均价约上浮10-15%,单价上涨约1500-2000元/吨 截止2024年6月5日下午,据Mysteel了解,预计招标量在13万吨左右,此次参与招标共15家企业,杉杉、紫宸、尚太、中科、碳一、凯金、贝特瑞、翔丰华、东岛、杰瑞、金汇能、坤天、晖阳、正拓、新疆天宏基(不完全统计) 按照上次招标价格(2024上半年)单次石油焦颗粒9.5-10.5元/kg,二次石油焦颗粒12-13元/kg,一次颗粒针状焦14-16元/kg,二次颗粒针状焦在18-20元/kg。

  • Mysteel日报:油系针焦市场氛围较好 负极材料后续价格平稳

    5月23日主流负极材料天然石墨在3.3-3.8万元/吨,人造石墨在2.4-2.8万元/吨,-1料在1.2-1.8万元/吨,中间相碳微球在6.5-7万元/吨 下游负极市场对针状焦需求回暖,产量稳步提升中,针状焦市场订单情况尚可,厂商多按单生产,油浆价格近期开始上涨,油系针状焦供需两端加持下短期内市场交投气氛有所回暖 负极材料生产平稳,产能利用率较高,整体暂无库存压力,按单生产。

  • Mysteel月报:天然鳞片石墨价格下跌 负极材料持续供需错配

    本月,原料针状焦及低硫焦价格均有窄幅下行,煤沥青价格有所调涨,包覆沥青及石墨化加工费价格调降,负极材料成本窄幅下降,部分小厂利润稍有增加 本文节选自上海钢联2024年第四期负极原料及材料产业链月报 详细文章请点击下载周报:Mysteel负极原料及材料产业链月报(4月) 。

  • Mysteel周报:供应量呈增长态势 负极材料价格持稳

    供应方面,针状焦企业产量及开工率环比上周有所上涨;需求方面,负极材料头部企业生产逐步平稳,部分新增产能也开始投产,对针状焦市场有利好影响,石墨电极方面,开工低位,下游需求持续平淡,对原料采购多为刚需 1.4包覆沥青 包覆沥青价格弱势维系,油系价格稳至11500元/吨,煤系价格稳至10500元/吨。

  • Mysteel日报:针状焦产量小幅增加 负极材料价格平稳为主

    3月29日主流负极材料天然石墨在3.3-3.8万元/吨,人造石墨在2.4-2.8万元/吨,-1料在1.2-1.8万元/吨,中间相碳微球在6.5-7万元/吨 原油价格持续窄幅波动,价格仍在高位,煤沥青价格在上周小幅下跌后反转上涨,低硫油浆价格微幅下跌,整体针状焦成本持续高位运行;针状焦企业产量及开工率近期小幅上涨,主因下游市场负极材料方面需求有所增加,石墨电极方面需求依旧平淡 上游原料方面价格呈现微幅上涨趋势,整体负极市场暂稳,排产稳步增加中,下游需求有所好转,订单量小幅增加,但仍需时间恢复;预计后期负极材料市场价格平稳运行为主。

  • Mysteel日报:针状焦成本负重运行 负极材料价格平淡为主

    3月5日主流负极材料天然石墨在4-4.2万元/吨,人造石墨在2.4-2.8万元/吨,-1料在1.2-1.8万元/吨,中间相碳微球在6.5-7万元/吨 原油价格止涨转跌,油浆价格近日持续上涨,目前在4150-4760元/吨,煤沥青价格价格高位稳定运行,针状焦成本负重运行,需求方面持续维弱,整体市场供需两端博弈,维持低开工,低出货状态,预计短期持续维持现状为主 负极材料企业维持低负荷开工,产量较少,下游市场对负极材料需求清淡,厂商多以前期订单为主生产,新单有限,整体市场供需两端支撑乏力,预计后期市场交投无明显变化,价格疲软运行为主。

  • Mysteel月报:石油焦价格涨势明显 负极材料需求维持弱势

    萝北区的浮选生产线由于环保验收情况不一,直至六月底才能全面恢复,整体行业业产能利用率不高耐材市场受到下游钢厂产量削减影响,市场订单数量下滑而负极材料市场暂时没有利好消息传出,采购意向普遍偏弱,市场整体订单也在下滑整体来看,天然石墨市场交投冷淡,市场偏弱运行 1.6 人造石墨负极 1月,原料低硫石油焦价格呈现明显上涨趋势,负极厂家成本面压力有所增加,利润受到一定压缩。

  • 【财联社】负极材料结构性过剩,硅基负极布局扩张明显,明年价格或“更加艰难”

    2023年,负极材料市场因早期扩张而现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企业普遍增收不增利,面临调整期 而在硅基负极材料布局则明显扩张,尽管技术上仍存在挑战,如材料膨胀问题,被看作是负极材料技术发展主流技术趋势 展望未来,面对市场竞争压力,行业关注点将是成本降低各公司正在探索通过一体化流程、技术更新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降低成本随着市场的不断演变,负极材料行业仍然具有增长空间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到2030年,中国负极材料的出货量有望达到580万吨。

点击加载更多

负极材料价格相关词

客服热线 400-671-1818

沪ICP备15006920号-8